抗戰第一槍 東北抗聯血戰實錄的劇情簡介· · · · · ·
忘記歷史的民族是不會進步的。紀念抗戰就是要銘記歷史、正視過去,前瞻未來。回顧歷史能弘揚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在第二戰世界大戰的東方戰場上,就有一支轉戰白山黑水14年、與日寇進行搏鬥的部隊。一支孤軍作戰、用自己的犧牲,牽制大批日軍減輕西方戰場壓力的部隊。四萬將士、上萬英烈,這就是東北抗日聯軍,一支不應被遺忘的和平部隊。東北軍民艱苦抗戰十四年,體現了中國人民不可侮的民族尊嚴和英雄氣概,給予全國人民很大鼓舞,為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很大貢獻。 鳳凰衛視攝影隊為此踏冰臥雪歷時五載,喚醒了這段被世人遺忘的抗戰歷史,正視戰爭與人性,披露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五集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集:鬼子來了 日本的侵華陰謀在1931年9月18日晚上開始。在民族最危急的時候,東北抗日聯軍拿起武器,與日軍搏鬥。抗日聯軍號稱十大聯軍,到了1935年,已造成十多萬日軍的傷亡。抗日聯軍在白山黑水苦戰14年,抗戰時間之漫長、鬥爭環境之艱苦、敵我兵力之懸殊,將士犧牲之悲壯,實屬抗戰史上罕見。 第二集: 長白山上 群龍無首不行。楊靖宇率先抗日,身高一米九二的中原大漢,他在長白山上戰鬥了8個年頭。在日軍的眼裏,楊靖宇是一個傳奇人物。他手裏拿著直接瞄準有效射程一千米的毛瑟手槍,在二百米之內能打穿人頭頂上的蘋果。 第三集: 映山花開 一個四川女子到白山黑水上抗日,犧牲前為自己的兒子寫了一封情深意長的遺書。八個女兵為了掩護主力部隊轉移,她們手挽手擁向江中。一位不平凡的大媽把兩個兒子送到抗日的戰場,建國後被毛澤東稱為共和國的母親。一名地下交通員扮貴夫人當要飯乞丐,奔走於各抗日遊擊區。一群女兵在極其兇險的環境中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 第四集: 殉道者們 本集詳述抗日將士的心路歷程和悲壯人生。有人為了活著,茍且偷生;有的為了民族安危,舍生取義。趙尚誌、陳翰章、汪亞臣等殉道烈士,他們用自己的頭顱為民族生存寫上絢麗一筆。正是因為無數像趙尚誌這樣的鐡漢,中華民族才不會倒下。 第五集: 最後一槍 二戰的第一槍是在中國東北打響的;二戰的最後一槍也是在黑土地上結束。1945年8月,東北抗日聯軍與蘇軍一起,向東北境內的日軍發起總攻,日本無條件投降了。東北抗日聯軍以自己的名義,擴軍7萬多人,把部隊交給關內來的八路軍。為民族解放和二戰的勝利,東北抗日聯軍居功厥偉,任何人也代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