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幹中國不可戰勝的秘密DVD,台灣DVD專賣店-www.rutenmall.com
歡迎來到露天商城! 會員登入免費註冊/加入會員
以下*標為會員必填資料:
  *
  *
  *
  *
    【此項可留空不填】
  *【以09開頭+後8位】
  * 常用郵箱

苦幹中國不可戰勝的秘密DVD,台灣DVD專賣店-www.rutenmall.com

首頁 > 音樂與影片(DVD)> 電影> 歐美電影
電影【苦幹中國不可戰勝的秘密】1941
直購價:NT$550
  • 發音:英語發音
  • 字幕:中文字幕
  • 碟數:1
  • 集數:全集
  • 介質:DVD
  • 包裝:全新盒裝
  • 運費:NT$150
  • 運送方式:貨到付款
數量:
溫馨提醒:支持黑貓宅配,全家、萊爾富、711門市!
  • 拍賣檔案
  • 問與答(0)
劇情簡介

苦幹:中國不可戰勝的秘密的劇情簡介 · · · · · ·
  4月8日,重慶有關方面宣布,反映日軍侵華鐵證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苦幹》正式引入中國。同日下午,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曆史研究中心舉辦“他們如何尋找《苦幹》”學術放映及講座。
  這部反映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抗日戰争曆史的奧斯卡獲獎彩色紀錄片,由美籍華人李靈愛(Liling-Ai)與美國記者雷伊·斯科特(Rey Scott)合作完成。從1937年~1940年,雷伊·斯科特扛着攝影機踏遍大半個中國,行程3萬多裏,用電影膠片記錄了被戰火籠罩的中國。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1940年8月19日~20日期間,雷伊·斯科特在美國大使館的屋頂上,冒着生命危險拍下了日軍出動370多架次飛機,對重慶實施無差别轟炸的滔天罪行。
  該紀錄片名為“Kukan”(中文名稱《苦幹》),副標題“The Battle Cry Of China”,於1941年6月23日在紐約世界劇場首映,立即獲得一片驚歎和好評,後獲得奧斯卡特别獎。
  “這是迄今為止,由西方人拍攝的記錄抗日戰争時期,日軍對重慶實施大轟炸事件最準确、史料最完整、内容最翔實、畫面最震撼、評論最客觀的電影原始資料。”重慶市人大常委、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中心主任周勇說。
  周勇表示,該片的重新發現,是繼德國人約翰·拉貝的《拉貝日記》重見天日、美籍華人張純茹的著作《南京屠殺——被遺忘的大屠殺》在西方世界出版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重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周波表示,該影片將作為素材,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展示,將會永久地在重慶三峽博物館常年播放,“我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的時刻展示出來,告訴大家要銘記曆史,讓世人更好地了解曆史,昭示未來”。
  影片再現日軍轟炸重慶實況
  周波介紹,4月3日,重慶與美國方面達成協議,購買反映日軍侵華新證據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苦幹》。
  《苦幹》這部紀錄片有着一段傳奇曆史。
  該片由李靈愛策劃并出資,她出生於1908年,父親李啓輝是夏威夷名醫,與孫中山是同學,在當地創辦了明倫中文學校;母親江隸香是一名産科醫生。
  李靈愛十分熱愛中國,她參加過美國援華聯合會在紐約舉辦的募款時裝表演,還接受過飛機駕駛訓練,有意駕駛轟炸機前往中國協助作戰。
  在沒有得到外部資助的情況下,她和家人商量,動員祖母變賣了首飾,湊集拍攝資金。
  她遇見了雷伊·斯科特後,用激將法讓這位從未碰過攝影機的美國報紙記者兼夜班編輯來到中國。
  在她的資助下,斯科特扛着一台16毫米攝影機,在1937年~1940年間,曆經千難萬險,4次來到戰火漫天的中國,用電影膠片忠實記錄了抗戰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方方面面。
  雷伊·斯科特曾在這部紀錄片中“出鏡”,騎着馬在重慶朝天門碼頭走完340級石梯。
  這部影片客觀真實地記錄了1937年~1940年間日軍對中國的侵略,數百萬難民流離失所以及大後方城市的生活景象。
  1940年8月19日~20日,日軍轟炸重慶時,半個小時内便向渝中半島狂扔200噸炸彈和燃燒彈,屠殺手無寸鐵的重慶市民。
  中國青年報記者觀看了該紀錄片的這部分片段,畫面中,飛機轟炸前,重慶先後升起兩個燈籠作為警示,市民趕忙尋找躲避轟炸的地點,日軍飛機投下大量炸彈後,整個半島都被一個個巨大的蘑菇雲籠罩。
  “《苦幹》是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由西方人拍攝的最為完整系統揭露日軍轟炸重慶的珍貴電影檔案。”周勇說。
  林語堂擔任影片前言部分導讀。解說詞寫道:“轟炸摧毀了這個國家,但轟炸能擊垮建立這個國家的人嗎?他們擁有強大的内心,我們看到中國是如何抗敵,時刻創造着奇迹。這就是‘苦幹’,刻苦的奮鬥。中國人與生俱來的精神,深入在他們的靈魂與命運之中,永垂不朽。”
  1942年2月,第十四屆奧斯卡獎第一次設立紀錄片獎,《苦幹》被授予紀錄片特别獎。
  頒獎詞寫道:授予在十分艱苦危險的情況下,用16毫米攝像機拍攝了中國抗戰實況的影片《苦幹》作出優異成績的雷伊·斯科特。
  《苦幹》銷聲匿迹近70年
  《苦幹》拍攝時,尚未發生“珍珠港事件”,美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仍保持中立,美國民衆普遍對中國抗戰不了解也不關心。
  但是,《苦幹》的上映,被《紐約時報》、《時代周刊》、《倫敦每日電訊報》、《生活》雜志等100多家世界知名媒體關注和報道,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美國民衆的态度。
  《時代周刊》評價稱:“(片中)所看到的英勇和善良的中國人民,美國影迷從未見過,也從來沒有了解過。”“(該片)最後20分鍾,向人們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有電影都沒有能夠拍攝到的令人恐怖的(重慶)大轟炸場景。”
  《紐約時報》稱,這樣的恐怖場面,所帶來的痛苦甚至超過我們所看到的倫敦大轟炸。
  1941年元旦,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觀看了這部紀錄片,原本計劃隻播放20分鍾,但電影開始後,總統取消了事先安排的活動,看完了整部電影。
  在觀看了這部電影後不久,羅斯福曾親筆題寫卷軸贈予重慶。這幅卷軸在當時被翻譯成:“以表吾人欽佩該市英勇之男女市民。當該市遭遇空前未有之空襲時,人民堅定鎮靜,不被征服,足證恐怖主義對於争取自由之民族,不能毀滅其精神。此種為争取自由表現之忠實,將鼓舞來世而不朽。”
  該片的放映直接促進了西方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和援助。
  當時西方國家對中國知之甚少,該影片讓它們了解到中國,知道了中國人民正頑強地抵抗日本的侵略。
  該影片也成為許多支持和援助中國的團體用作籌款的最好宣傳片,中國開始收到源源不斷的援助。一些美國青年看到該片後,報名參加了飛虎隊,投入中國的抗戰。
  遺憾的是,抗戰時期,這部影片沒能在中國放映。二戰後,這部影片消失於人們的視野,連美國奧斯卡電影資料館裏都找不到這部影片,并在館藏影片目錄上標注為遺失影片。
  就這樣,近70年時光裏,《苦幹》“人間蒸發”。
  一直到21世紀初,美籍華裔電影制片人羅賓龍(Robin Lung)找到了這部傳奇影片。
  她在閱讀李靈愛的傳記《生命是長久的》時,發現書中提到的紀錄片《苦幹》,卻沒能找到這部影片。
  一部得獎影片為何會消失?這極大地引發了她的好奇心,她決定深挖到底。
  她找到斯科特的兒子,喜出望外地得到一部90分鍾的完整的《苦幹》拷貝。在此之前,她隻在美國國家檔案館找到《苦幹》30分鍾的片斷。
  可是,這部紀錄片已經嚴重破損。羅賓龍把它送到奧斯卡電影學院設法修複。學院也將其視若珍寶,曆時3年修複,又結合此前羅賓龍找到的30分鍾的片斷,最終讓一部85分鍾的完整版《苦幹》重見天日。
  讓“獨一無二”的資料來到中國
  在美國失而複得的《苦幹》,漂洋過海來到重慶也經曆了一個不平凡的過程。
  羅賓龍將自己尋找《苦幹》的過程,拍攝成一部名為《尋找〈苦幹〉》的紀錄片。拍攝過程中,她遇到了一個難題:如何找到一位中國抗戰曆史研究專家,求證這部片子的價值?
  她求助於好友李丹柯教授——一位曾在中國四川大學任教,現定居美國、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中國婦女曆史的學者。
  巧合的是,30多年前,周勇就讀四川大學曆史系時,李丹柯曾教過他古希臘羅馬史。
  通過李丹柯的牽線搭橋,羅賓龍與周勇聯系上了。周勇早已是聞名遐迩的抗戰史專家,他曾帶領他的團隊,到美國、英國、日本、荷蘭等地,開展學術交流、搜尋抗戰大後方曆史資料,成果豐碩。
  2014年7月,羅賓龍和她辛苦找到的《苦幹》與中國成功對接。
  在4月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周勇回憶起在學術交流會議上第一次看到該片時的情景。
  “我感到震撼。”周勇說,自己從1985年開始研究重慶大轟炸的曆史,看了很多資料,多是文字和圖片,還有從日本飛機上拍攝下來的轟炸畫面。
  “而這一次,斯科特在美國大使館的樓頂上面那種拍攝的場景,那是冒着生命危險的。在這半個小時當中,200噸炸彈、燃燒彈呼嘯而下,整個山城濃煙滾滾、火焰沖天,我們的家園化為灰燼。然後幸存的民衆迎着滿城大火,衆志成城,奮力搶救。”
  “整個畫面宏大,真實慘烈,尤其是它的原色原聲格外震人心扉。”他說,全城燃燒的聲音,重慶人民拿着桶,把河水裝進桶裏,運到救火現場的場面,都讓人感到震撼。
  “這是我們收集到的第一份影像資料,而這份影像資料可以說是獨一無二到了極致。”他說。
  “看了以後,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應該讓它在2015年回到中國,讓人們重溫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感受我們的民族精神。從而去領悟到到底什麽是《苦幹——中國不可戰勝的秘密》。”周勇說,經過9個月談判,雙方最終達成共識,在今年4月3日簽署了轉讓合同,中方拿到了片子。

劇情照片

提出問題(250個中文字以內)
為了防止被大量張貼廣告,請輸入圖片中的安全碼